阿香500天1字

☆这个号只写F1(可能某天会写FE)
☆脑洞超多,码字贼慢,给我留言能加快速度
☆主ship:极速风流JN/333
偶尔看心情写点别的CP
☆用爱发电,义务劳动,走过路过,留个脚印⑧

[Niki Lauda自传]To Hell and Back 02(下)

To Hell and Back 01(上)

To Hell and Back 01(中)

To Hell and Back 01(下)

To Hell and Back 02(上)

-----------------------------------------------

阴阳师开超鬼王了,更新完这一次这周都没了:(

我争取保持一周一章的节奏吧,每周分2次还是分3次更新,大家给点意见?

-----------------------------------------------

第二章 Deals and Wheels


  06 BRM测试

  Niki曾和BRM车队老板Louis Stanley有过接触,也在他那留下了一些好的印象。

在加入车队之前,就像你在找工作的时候,对新东家总是充满了憧憬。Niki在自传中这样写道:

  这家中游车队有着优秀的技师和令人印象深刻的12缸发动机,而且它底蕴深厚,可以追溯到60年代初期。1962年,Graham Hill曾经为车队拿下过世界冠军。

言下之意,这是一家多么值得Niki入职的车队呀!比起来,March车队简直就是个渣渣,离职这种事,真是让人一点都不遗憾呢~

  很快,Niki被邀请参加了位于法国保罗里卡德赛道的测试。热心的Clay Regazzoni开着自己的法拉利带Niki了解赛道。但是,第二圈的时候,他们以125公里的时速spin了。Niki特地提了这件事,并表示对于当年的自己,这很有吸引力。

  测试的前两天,都是Clay Regazzoni和Vern Schuppan在跑,Niki只能眼巴巴的看着。第三天他准备获准跑了20圈。Niki洋洋自得地写下“尽管如此,我就是比Vern Schuppan要快”。

  之后,Niki在伦敦多切斯特酒店的套房里,受到了车队老板Louis Stanley的亲切接见,但不幸的是,他依旧只能付费获得席位,当时BRM车队已经有了两位签约车手Regazzoni和Beltoise,而在测试圈里快不过Niki的Schuppan则是直接就出局了。

翻译一下:我虽然要付钱,但他出局了。他在测试中连着跑了2天,都不如我这个只跑了20圈的。


  07 加入BRM

  自从奶奶帮忙付了那1750英镑之后,Niki就一直债务缠身,“简直好像走上了一条一生负债的道路”。为了终结这种滚雪球般的状况,他决定重新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既然不可能在整个赛季都大放异彩,那不如在前三站干一番大事。从此摆脱“带资进组”的境况,成为“付费精英”,走上人生巅峰。

  在事情完全没有眉目的情况下,我们Niki就已经把自己的未来安排得明明白白了:他准备再贷款8万,分期拿钱,第一期先搞定车队和巡演的事,第二期的时候他必将声名显赫,可以重新谈条件了。

这点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不得不说,《RUSH》这部电影虽然在细节上有出入,但却把Niki按部就班的行事风格刻画得鞭辟入里。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对自己的人生有合理的目标和确切的规划,敢想,敢做,这件事放到我们身上,都是很难想象的。

  1972年的圣诞,Stanley亲自到维也纳和Niki敲定合同。Niki认为 “对于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有着敏锐嗅觉” 的赞助人Karlheinz Oertel有必要在场。他试图说服对方,但对方的英语实在太差了(英语及格就能拿奖励的人到底有什么立场吐槽别人的英语差),除非Niki给他做翻译才行。

  谈判在机场进行,过程坎坷,但最终达成了一致,在Stanley跑去纳圣斯蒂芬大教堂听听圣诞颂歌、逛逛街喝喝咖啡之后,Niki搞定了赞助人,签下了合约(在Stanley的《Behind the Scenes》一书里可以看到相关描述)。

  于是在1972年底,我们Niki的债务再次刷新,累计到了16万英镑。

我们来做个算术,March的第二年他贷款了10万,自己还了2万,和BRM的新合约又借了8万。


  08 Niki新的问答时间

  如果有人问我:是否认为在这样的经济压力下驾驶赛车简直是疯了?

  让债务越滚越大,让自己在经济问题中越陷越深,这当然很疯狂。但对于一名车手而言,我的表现没有收到丝毫的影响。当你坐进赛车的座舱,你根本就不会去想钱的事。事实上,我很少考虑自己不稳定的财务状况,就好像几年后,我很少考虑自己赚了多少一样。

  钱从没有对我的驾驶风格产生过影响。


  09 BRM的真实情况(1)

  1973对于BRM车队的三位车手而言,决不是一个胜利的赛季。在15场比赛中,他们能拿到的最好成绩只有第4,而Niki本人的最佳成绩是在比利时Zolder赛道拿到的第5。

现在Niki到了我们进入职场之后,开始深刻的意识到“招聘信息都是骗人的,这个公司从头到脚都有毛病”的阶段了。

  Niki用批判的目光“从技术角度”得出结论:BRM正在走下坡路。而他的结论确实并非信口开河,机械故障和设计缺陷始终困扰着车队,在它彻底退出F1舞台之前,再也没能斩获一冠。


  10 BRM的真实情况(2)

批判完了公司,下面就肯定要批判领导了。

  Niki在书里讽刺道,“BRM车队老板Louis Stanley本人,是“体育慈善家”的真实写照。只有两种情况下,你才见得到他:要么是他半夜突然给你打电话——这要看他的心情,白天你是打不通他的电话的;要么就是请你去伦敦多切斯特酒店套房喝下午茶”。

你们感受一下这快要溢出屏幕的嫌弃

  当然,对于这附庸风雅的一套我们的Niki驾轻就熟,很快获得了老板和老板娘的赏识,成为下午茶的常客。但Niki从来不是一个顺杆往上爬的角色,而是借着下午茶的会面机会,试图把老板的注意力挪回技术上来。

  在某次“演说”中,他“又一次”提及赛车的马力太小,不足以驱动12缸发动机的问题。老板耐心地听,心平气和地说着官方套话,让人不得不集中注意力才能听明白他的意思。

你们感受一下这溢出屏幕扑面而来打湿你整张脸的嫌弃

  老板喝茶的频率也让Niki不满,认为他喝的速度也太惊人了,以至于不得不跑去上洗手间。Stanley临走前说:我马上就能找到这个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

我押一车香菇老板是被烦得受不了了落荒而逃

  大概十分钟以后,Stanley回来了,他宣布:“我刚刚给测试人员打了个电话,我们在排气系统中发现了20马力的提升。”遂结束了这场谈话。

你们站在老板的角度想想,开开心心的邀请自己旗下的小车手来喝下午茶,然而他根本不看在你是领导的面子上附和你的话题,也没有对你的盛情邀请心存感激,而是“又一次”开始了自己对赛车性能的抱怨和提升方案的游说,逼着你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回答一系列你根本不感兴趣的话题,紧张的你只能不停喝水,上厕所的时候打电话求助救急……就问一下Stanley的心理阴影面积?(押韵是家常便饭,不用夸我)

  Niki无法对老板诚恳的态度提出质疑,但他立刻在书里表示:下一场比赛中,赛车根本就没有得到20马力的提升,不管是排气系统还是任何地方,都没有。

  Niki意识到Stanley是指望不上了,后者对技术问题毫无兴趣,只是享受着自己的老板角色,沉迷于出席与这项运动有关的所有社交场合。他没有能力——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商业行为——带领这支战功赫赫的车队走向新纪元。


  11 两年合约

  Niki通过成功参加巡演的收入,支付了BRM车队的首期付款。第二期的支付期限是5月,但他又一次身无分文了。

  死线到来之际,恰逢摩纳哥大奖赛,Niki在练习赛中跑了第6,比另外两名同事都要快。正式比赛中,在变速箱故障之前,他一共跑了至少25圈,只排在Jackie Stewart和Emerson Fittipaldi(注:两人都是世界冠军)之后。当晚,老板Stanley就免除了他的债务,只要他在BRM车队再呆2个赛季,他就能正式成为付费车手了。

 Niki别无选择,签下了新的合约(maishenqi)。


  12 转会法拉利

  NIki在摩纳哥大奖赛的出色表现,成功引起了法拉利老板Enzo Ferrari的注意。他亲临荷兰赞德沃特赛道(注:就是2020年即将回归的荷兰站)观赛,而在练习赛的雨战中,Niki是全围场最快的车手。

  时至1973年7月,Enzo终于确定Niki成为自己挖墙角的对象,并派出使者跟他洽谈。

  法拉利跟BRM的对比,在Niki看来,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他援引了当时一名叫做Helmut Zwickl的记者的评论:“就好像是美国宇航局和一群风筝爱好者的差别”。

一般当我们想要离职的时候,东家在我们的眼里,差不多也是这么回事。

  Niki当然迫不及待的想转会法拉利,但他同时还有跟BRM的两年合约。经过分析(你真是什么事都要拿来分析一番),既然BRM拖欠工资,而法拉利愿意支付违约金,在BRM每况愈下和无药可医的现状之下,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13 关于Stanley

  BRM的老板Stanley当然没有能够跟他和平分手(原话:指望他给我发一封“祝你好运”的电报是有些过分了)。可惜的是,他的车队也很快就在围场上消失了,“只留下了60年代一流车手的骄傲”。

Niki止损的决策和应对的果敢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Stanley本人跟Niki尚有联络,在纽博格林的事故之后,也曾向Niki施以援手。后来在伦敦,Niki当面感谢了他的慷慨帮助。

  “我对他的印象,与其说是一名不完美的赛车经理(意大利语impresario),不如一名完美的绅士。”


  14 关于Roger Williamson死亡事故的争议

  Niki专门花了2页来解释荷兰赞德沃特赛道上Roger Williamson的死亡事故。

以下全都是翻译,没有任何添加成分:

  出事的时候,Roger的死党David Purley紧随其后,看到了整个过程。所以他立刻把车停到边上,跳下来救人。当时火势还不大,他极尽一切努力,想把倒扣的赛车摆正。无奈一人独木难支,加上马修和消防员还在试图把他拉走,并没有施救。焦急的观众也试图爬出安全围栏施救,却被警察推了回去。车手跟赛事干事的沟通受限于通讯手段,官员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比赛也没有被终止。只剩下David一个人,在电视直播面前孤军奋战。

  包括我在内的其他车手,并非媒体传言的那么冷漠,大火和浓烟遮挡了视线,我们都以为车手已经成功离开了事故现场,剩下的工作只是在试图灭火。而唯一施以援手的David,他的车停在草地上,也许是太远视线接触不到,也许是因为浓烟,我不太记得了,总之没有车手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和逝者在F3就认识了,关系一直很亲密,他对于我并不只是媒体形容的“另一名车手”这么简单。出事之后,Roger的赞助人,也是我的朋友之一Tom Whwatcroft泪流满面的佝偻身影令我永生难忘。但大众在电视直播上看到的,和当时车手们经历的事实大相径庭,他们认为自己看到一个十分可耻的画面:除了David,所有人都漠不关心,只是一圈圈跑着自己的比赛,放任Roger在赛车中被活活烧死。

  我们常被认为是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精于算计的人,但我们之中没有一人会不愿意竭尽所能把另一人从燃烧的赛车残骸中拖出来。但对于Roger而言,胆小迷茫的马修、不称职的赛事干事、被视线误导的车手……所有一切都成为了他死亡的诱因。

  比赛结束之后,我曾发表过一些考虑欠周的言论。现在,在事情过去了那么久之后,我只能说,我无意表现出愤世嫉俗和傲慢的姿态。当时所有人都处在极度的慌乱之中,下一秒就被记者团团围住用力推搡,在这环境之下,为了脱出重围,一个人很容易就会做出一些唐突的回答。

  1973年的赞德沃特是我整个职业生涯最黑暗的日子之一。



经常有人说Niki年老之后反而好看了,放一张他年轻时候没有被烧伤时的照片,我觉得……挺好?(当然作为维斯塔潘颜粉,我可能没有发言权)



Roger Williamson事故现场,这位天才车手才刚刚参加人生第二场F1大奖赛,就再也没有机会参加下一场了(图片来源于网络)


感兴趣的话,B站我随便翻了下,有个事故现场的视频

因为不是自己的,我就不贴过来了,地址戳我



(待续)

-----------------------------------------------

最后这段声明或者说是解释,也是对当年不当言论的道歉,本来跟主线无关,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我其实可以跳过这么一长段翻译的工作。但Niki的话和当时的场景不知为何打动了我。作为他的小迷妹,我觉得有必要花上一段时间,也请大家好好看一下事故的整个过程。

当年的F1确实太危险了,每个车手都在生死线上博弈。让我们为逝者哀悼,在这么多年之后,依旧愿他安息。

评论(7)
热度(20)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阿香500天1字 | Powered by LOFTER